玉屏扶贫车间:防疫生产两不误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街上村移民安置点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推进扶贫车间有序生产,做到疫情防控和生产增收两不误。

出示"三码"、体温监测……在街上村移民安置点内的贵州祥鸿服饰有限公司扶贫车间里,每位工人都需先完成疫情防控措施后,才能进到车间工作。

贵州祥鸿服饰有限公司扶贫车间组长杨开成介绍说:"现正在赶制的是福建出口订单,车间里的订单量是充足的,已经排到了年底。为了保证车间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我们车间都是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开展的,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

贵州祥鸿服饰有限公司扶贫车间是街上村移民安置点引进的扶贫车间之一,以生产各类服装为主。自2021年入驻以来,通过提供岗前免费培训,让安置点和周边的群众安心就业。

"以前也是在外务工,但要照顾孩子,再加上疫情的原因,去年车间开设后我就开始来这里上班。这里离家比较近,而且工资是按计件算,平常家里有事请假也方便。现在每天来上班都要测体温、扫码,也是为了自身的健康。"务工群众张燕华说。

同样忙碌的还有玉屏豪源箱包有限公司扶贫车间的工人们。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缝合和包边,制作手提包。一旁的桌子上摆放着登记薄、消毒液和体温计等。

玉屏豪源箱包有限公司扶贫车间负责人黄进俊说:"平常工人们进厂都需要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同时,为了保证车间工作的有序开展,我们要求新进的员工和从省外返回来的员工,必须持有48小时核酸证明,才能进厂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