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疫情防控一线筑堡垒聚合力
连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国庆假期人员流动性持续增加,输入性风险不断加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碧江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迅速响应,筑牢疫情防控一线红色堡垒。
强化政治担当,责任在一线压实
迅速部署强执行。碧江区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区委常委会、专题会多次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亲自部署,压实四方责任,切实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区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关于倡导全区党员干部职工学习执行“十个带头”的通知》等文件,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强化使命担当、主动履职尽责,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织密疫情防控防线。
高效运转强体系。建立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区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体系,由县级领导牵头设立综合组、社防组等工作组,统筹区级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县级领导包保责任体系,明确县级领导包保街道、社区、行业领域、隔离点,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精心部署包保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建立日常调度机制,坚持一天一调度、一天一督导、一天一落实,确保指挥体系高效运转,疫情防控有力有序。
横纵联动强落实。压实行业责任和乡(镇、街道)属地责任,将人员排查、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物资保障等定领导、定部门、定人员,确保有人盯、有人管。区直相关部门严格落实行业管理责任,扎实抓好农贸市场、快递物流、娱乐场所、餐饮住宿等重点行业疫情防控工作。卫健、疾控、公安等积极发挥行业部门作用,抓实信息采集、核酸检测、后勤保障等各项重点任务。乡(镇、街道)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社会治理机制,班子成员包片、包村(社区),常驻一线调度指挥。
筑牢红色堡垒,党旗在一线飘扬
筑牢红色堡垒。坚持区、街道两级党委统筹联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主动参与,构建“街道党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联防联控组织体系。卫生系统党组织带领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积极做好监测预警、隔离管控、排查流调、预防接种等工作。学校领域党组织将教师培养为疫情防控明白人,全面强化校园防控工作。两新领域党组织主动服务全区疫情防控大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社区党组织全面统筹,定人定岗定网格,开展人员摸排、核酸检测等工作。1022个网格党小组迅速行动,24小时开展网格化管控,发动各级党员干部“入格联户”,做好宣传动员和登记造册,掌握疫情防控最新动态。
织密红色防线。坚持把党组织建到疫情防控最前线,在高速路口、防控卡口、集中隔离点等重点区域全覆盖组建10个临时党支部,全面统筹调度人力、物资等资源。高速卡口由1名正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任党支部书记,集中隔离点由1名县级领导任党支部书记,统筹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等工作,让党旗始终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高速北站临时党支部等组织60多名精干力量,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查验外来车辆。
凝聚红色力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村(社区)党组织广泛发动党员参与,组建党员先锋队、设立党员示范岗,全区8000余名党员在疫情防控中冲锋在前、主动作为。依托社区网格划分党员责任田,组建党员先锋队、突击队、志愿服务队等180余支,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600余个,消除疫情防控“空白点”。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机制,设置机动党员志愿服务小组,上门服务“一老一小”等5类重点群体,对重点管控、居家隔离人员实行党员与群众一对一联系服务,进一步发挥一线红色力量,织密疫情防控网。
凝聚各方力量,干部在一线作为
区级力量就地下沉。聚焦“部门所能,网格所需”,充分发动机关干部下沉社区进网格,以居住地社区就近安排为原则,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每个网格配备不少于3名区直干部职工,4600多名区直干部职工组建区级“精兵队”下沉网格,实现人员定网格定岗定责常态化。建立定期服务机制,每周到网格报到工作不少于半天,每月不少于2天。区级下沉力量常态化协助网格长管理服务网格,疫情防控等紧急状态下,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
派驻力量就地转化。将43个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队,组织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群防群控。全区139名到村任职选调生、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坚守一线、全员上岗、轮番作战,化身普查员、宣传员,对返乡人员开展地毯式排查,及时掌握责任区域内人员流动情况。
一线力量就地作为。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始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引导辖区干部在防疫一线担当作为,筑牢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村(社区)吹响防疫集结号,98个村(社区)党组织、829名村(社区)干部、1425名网格员紧急集合投身到防疫一线。党小组长、网格长、联户长、社区民警包干小区“扫楼”,开展入户敲门、一日一签,精准落实外防输入、科学防控等政策。社区党组织联合结对共建单位、驻区物业公司、志愿者等力量,包网格定职责,凝聚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