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双节”至,铜仁疾控提醒你:这些健康知识需关注!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来临,桂花飘香,月满人团圆,聚会聚餐将会明显增多,早晚温差加大,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的风险也将明显增加。铜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国庆”长假期间,需关注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传染病,食源性疾病如野生菌中毒的预防。
一、流行性感冒(重点关注) 急性起病、发热(通常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主要预防措施: 1.尽快接种流感疫苗。在每年的流感流行季来临之前,最好在9月底或10月初接种流感疫苗。 2.倡导常洗手,注意咳嗽礼仪。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认真洗手,咳嗽或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3.加强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最佳通风时间为上午9点至10点,下午3点至4点。 4.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5.及时就医,注意隔离。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寒战、肌肉酸痛)后,减少人员接触,做好防护及时就诊。 二、诺如病毒感染(重点关注) 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以腹泻居多),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主要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外出回家以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正确洗手,掌握“七步洗手法”。 2.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 3.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带病上学上班。 4.及时规范清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并做好环境消毒。 5.学校及托幼机构应做好晨检和因病缺勤病追踪工作,发现儿童、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要求患病学生及时回家隔离治疗,并按规范进行消毒处理;一旦出现聚集性发病和突发疫情,应及时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疫情调查和处置。 三、手足口病(重点关注)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4-7月为春夏季高峰,9-11月为秋季高峰。 主要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儿童在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后、如厕后、进食前,以及家长及看护人在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正确洗手,至少洗20秒。 2.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避免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3.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表面(台面、门把手)、孩子的玩具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4.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5.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也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四、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重点关注)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是蚊媒传播的病毒性疾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流行区域重叠,如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临床表现也有相似之处,如发热、皮疹、关节痛等。 主要预防措施: 1.环境治理:伊蚊依赖干净小型积水繁殖,因此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虫媒传染病的根本措施。我们需要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饮水机托盘、下水道、杂物堆等区域,不给蚊子提供繁殖的机会。 2.个人防护: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同时在裸露皮肤上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液。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为自己打造一个安全的“无蚊空间”;必要时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对蚊子进行“精准打击”。此外,尽量减少在户外树荫、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逗留时间。 3.关注流行区疫情:如果计划前往东南亚、非洲、广东省等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出行前一定要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归国或从疫情流行区返铜后14天内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4.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五、野生菌中毒(重点关注) 5-10月气候适宜,雨水丰沛,是野生菌生长旺季,当地居民素来有食用野生菌的习惯,我市野生菌种类繁多,仅凭肉眼难以辨别,每年发生野生菌中毒的事件时常发生。野生菌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精神亢奋、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可有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 主要预防措施: 1.不采不食野生菌。 2.不买不卖野生菌。 3.吃前拍照、保留野生菌样品。 4.中毒立即送医,如潜伏期短,出现全身酸痛、酱油尿,可能是剧毒野生菌中毒,应转定点医院救治。 六、水痘(一般关注) 中低等发热,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瘙痒感重,自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 主要预防措施: 1.增强抵抗力。规律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摄入、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有利于减少水痘的发病。 2.及时接种疫苗。推荐1周岁以上儿童接种水痘疫苗。 3.减少接触,防止感染。疾病流行期间不到公共娱乐场所玩耍,不去患者家中串门,以防接触传染。 4.及时就医,注意隔离和消毒。出现皮疹、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其污染物、用具和用品可用煮沸或日晒等方法进行消毒。 七、流行性腮腺炎(一般关注) 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单侧或双侧腮腺肿胀、疼痛,张口、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主要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 2.及时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措施。 3.感染后注意居家休息,保持口腔清洁、多喝水,出现不适及时就医。确诊后居家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般关注) 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 主要预防措施: 1.感染后居家休息,避免传染他人。 2.公共场所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 3.合理用药。 4.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接种疫苗。未完成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人群及时接种新冠疫苗。
来源:铜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科整理综合


贵公网安备 520602020004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