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10月疾病风险综合预报及防疫指数
评估周期:2023年10月
防疫指数:Ⅲ级(中)
重点关注:水痘、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
一般关注: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登革热、疟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野生菌中毒
一、水痘
防疫指数:Ⅱ级(较高)
主要症状:中低等发热,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瘙痒感重,自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
应对措施:
1.增强抵抗力。规律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摄入、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有利于减少水痘的发病。
2.及时接种疫苗。推荐1周岁以上儿童接种水痘疫苗。
3.减少接触,防止感染。疾病流行期间不到公共娱乐场所玩耍,不去患者家中串门,以防接触传染。
4.及时就医,注意隔离和消毒。出现皮疹、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其污染物、用具和用品可用煮沸或日晒等方法进行消毒。
二、流行性感冒
防疫指数:Ⅱ级(较高)
主要症状:急性起病、发热(通常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应对措施:
1.尽快接种流感疫苗。在每年的流感流行季来临之前,最好在9月底或10月初接种流感疫苗。
2.倡导常洗手,注意咳嗽礼仪。饭前便后、外出归来一定要认真洗手,咳嗽或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3.加强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最佳通风时间为上午9时至10时,下午3时至4时。
4.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不断增强体质。
5.及时就医,注意隔离。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寒战、肌肉酸痛)后,减少人员接触,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三、诺如病毒感染
防疫指数:Ⅱ级(较高)
主要症状:呕吐、腹泻、腹痛、恶心、发热、畏寒等。
应对措施:
1.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勤洗手、用公筷。
2.注意饮食卫生,生熟分开。不吃生冷不洁食物,食物要加工烧熟煮透,不喝生水。
3.发病及时就医。一旦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及时就医。
四、手足口病
防疫指数:Ⅲ级(中)
主要症状:发热、手足/口腔内疱疹、溃疡、咳嗽等。
应对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2.及时接种肠道病毒71型 (EV71) 灭活疫苗。
3.高峰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居室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及时就医,感染后居家休息。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接触其他儿童,及时对患儿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五、流行性腮腺炎
防疫指数:Ⅲ级(中)
主要症状: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单侧或双侧腮腺肿胀、疼痛,张口、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应对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
2.及时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措施。
3.感染后注意居家休息,保持口腔清洁、多喝水,出现不适及时就医,确诊后居家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防疫指数:Ⅲ级(中)
主要症状:结膜水肿、充血,眼睛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等症状。
应对措施:
1.注意个人用眼卫生,爱眼护眼,避免用手揉擦眼睛。
2.不共用毛巾、脸盆、枕头等物品。
3.经常清洗枕套、床单、毛巾等生活用品。
4.如眼睛出现不适症状,不去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公共场所,并尽量不与家人接触,及时就医。
七、登革热
防疫指数:Ⅲ级(中)
主要症状:发热、剧烈头痛、肌痛、关节痛、眼眶后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疹、纳差。
应对措施:
1.尽量避免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
2.防蚊灭蚊。外出时穿长袖长裤,提前涂抹花露水或驱蚊剂;室内使用蚊帐、纱门纱窗、蚊香、灭蚊药等防止被蚊虫叮咬。
3.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孳生地。定期清理居室周围水盆、轮胎、花盆内余水,消除蚊虫孳生地。
4.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冷、发热、皮疹等症状时,要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外出旅居史,以便开展登革热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避免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八、疟疾
防疫指数:Ⅲ级(中)
主要症状: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颤、高热,继之出大汗后体温恢复正常,发作多次后可出现脾大和贫血。
应对措施:
1.尽量不去非洲等疟疾流行地区。出国前,了解疟疾流行情况,获取疟疾防治知识,必要时携带抗疟药品。
2.防蚊灭蚊。在境外疟疾流行地生活、工作时,要加强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3.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及时就医。反复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要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境外旅居史,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九、新冠病毒感染
防疫指数:Ⅲ级(中)
主要症状: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
应对措施:
1.感染后居家休息,避免传染他人。
2.公共场所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
3.合理用药。
4.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接种疫苗。未完成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人群及时接种新冠疫苗,特别是要加强60岁及以上的目标人群。
十、野生菌中毒
防疫指数:Ⅲ级(中)
主要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精神亢奋、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可有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
应对措施:
1.不采不食野生菌。
2.不买不卖野生菌。
3.吃前拍照、保留野生菌样品。
4.中毒立即送医,如潜伏期短,出现全身酸痛、酱油尿,可能是剧毒野生菌中毒,应转定点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