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局‖贵州铜仁“四个清单”提升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成效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策略,守好医疗机构防病治病“主战场”,以责促干、以责提效,更好发挥医务人员“主力军”作用,有力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关口前移,做到医防融合、医防协同,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各项指标维持在合理水平。 建立责任清单,破解“谁来防”的难题 一是聚焦《贵州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以下简称《清单》),围绕7个部分39条具体责任。统一编制了传染病防控系列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流程示意图,帮助医疗机构理清“有哪些责任、该怎么履职”,各级医疗机构结合岗位实际,进一步细化管理措施、优化工作流程,制定“职责明确、流程清晰、操作简便”的工作制度,特别是在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科、感染性疾病科、皮肤科、检验科及肠道门诊、专病门诊(艾滋、结核及丙肝)等传染病防控重点科室,将所承担的传染病防控工作职责和制度制定成册,并上墙公示,指导一线医务人员“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二是市、县级疾控机构就《清单》内容,分领域分层级组织医疗机构有关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实操演练,做到一线人员“全覆盖”,有效提升医疗机构传染防控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建立任务清单,破解“防什么”的难题 一是突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3个部门的传染病防控主体责任。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顶层设计,建立监测与监督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指导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信息互通、协作配合机制。疾控机构充分履行业务指导职能,用好大疫情系统、辅助决策系统、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疫苗追溯等信息化平台,动态监测医疗机构履职情况,及时对异常指标作出预警,并结合疾控机构日常业务督导检查工作,按月收集归纳各级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形成问题清单,帮助其发现问题、找准症结、提升能力。 二是医疗机构将传染病防控作为主责主业的重要部分,定期分析研判《清单》落实情况,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做到思路清、措施实、效果好,确保《清单》责任“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响应”。 建立问题清单,破解“怎么防”的难题 一是根据月通报情况,设置问题整改清单,结合疾控机构日常工作,适时派出疾控专家进行实地指导,帮助医疗机构理顺内部管理机制、落实要素保障,避免“有能力,但不会防、防不好”的情况。 二是对传染病防控相对滞后、《清单》落实不力的医疗机构,实行挂牌督战、集中攻坚,确保传染病防控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建立领导批阅制度,市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同志就医疗机构贯彻《清单》情况按月作出批示,督促各级医疗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亲自管防控工作。自《清单》发布以来,市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就5家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问题作出批示,并派出督导组,系统性指导完善传染病防控工作,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 建立监督清单,破解“防不好”的难题 一是创新实施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在碧江区、思南县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含市直医疗机构)开展试点,印发《铜仁市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制度试点实施方案》,明确疾控监督员的选派范围、任职条件、配备标准和职能职责。 二是清单式、常态化对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重点围绕月通报涉及的有关问题,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职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三是通过“一对一”“多对多"“一对多”等形式,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选派了疾控监督员,成立组建由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为疾控监督员提供业务咨询、协助解决专业问题等技术支持,推动医防融合持续深化,各项传染病防控指标持续向稳、向好。 下一步,铜仁市卫生健康局将继续完善“四个清单”工作机制,加强督导检查,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落实,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