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已到高发期,暴露后一定要做好规范处置!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兴奋、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

铜仁疾控提醒您

暴露后预防处置

对于有效避免狂犬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而做好伤口处置的重要性

并不亚于接种疫苗!

目前,已经进入狂犬病的高发季节夏季,夏季的高温容易造成动物的“狂躁”,被动物抓伤或咬伤的事件频繁发生。出现动物致伤的暴露后,一定要做好规范处置!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及时、科学、有效地暴露后预防处置,能有效避免狂犬病的发生。

11.jpg

什么是狂犬病暴露?发生狂犬病暴露后应如何正确处理?在处置中遇到相关问题又应如何解决呢?

今天,就“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处置”的相关问题为您逐一解答!

1.什么是狂犬病暴露?

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

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狂犬病暴露分I、II、III三个级别,其中II和III级别就需要打狂犬疫苗了,下面是不同级别的判断方式:

Ⅰ级暴露: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

处理方式:肥皂水清洗暴露的皮肤,无须进行医学处置。

Ⅱ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

处理方式:用肥皂和流动清水彻底冲洗伤口后立即就医,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Ⅲ级暴露: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肉眼可见出血;破损皮肤被舔;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直接接触蝙蝠;发生在头面部的咬伤或抓伤。

处理方式:用肥皂和流动清水彻底冲洗伤口后立即就医,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2.发生暴露后伤口应如何规范处理?

发生暴露后,大家一定要到专业的暴露后处置门诊进行伤口处理,其重要性不亚于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注射。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清洗或者消毒时如果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

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

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22.jpg

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如伤口情况允许,应当尽量避免缝合。伤口的缝合和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应当在考虑暴露动物类型、伤口大小和位置以及暴露后时间间隔的基础上区别对待。

3.暴露后如何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

狂犬病疫苗要全程接种,并非只打一针即可,要按最新的免疫程序(5针法或4针法)接种。正在接受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和孕妇均可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

5针免疫程序:共5剂次,于0(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剂次;

4针免疫程序:共4剂次,于0天在不同部位注射狂犬病疫苗2剂次,第7、21天各注射1剂次。

33.jpg

4.被咬伤后多久打疫苗?

狂犬病疫苗应在被可疑动物咬后,彻底清洁伤口后第一时间注射,越早接种效果越好,只要没发病,疫苗就可发挥作用。早接种比晚接种好,晚接种比不接种好。

5.被常规注射过疫苗的犬类咬伤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即使动物每年按时注射狂犬病疫苗,被其咬伤的人仍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因为动物接种狂犬疫苗后,保护率并非 100%,仍可能存在带有狂犬病毒的情况,所以被打过狂犬病疫苗的狗咬伤后,还需要按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夏季是猫狗等宠物活跃的时期,我们要特别小心,避免被它们抓伤或咬伤。一旦被咬伤或抓伤,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做规范的暴露后处置,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