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多雨,慢性病患者如何应对
夏日有时高温,有时多雨,在湿热天气里,人们容易情绪烦躁,关节炎、心血管病、皮肤病等慢性病更易复发。那么,慢性病患者如何应对呢?
1、心脑血管疾病
天气闷热、气压低、湿度大,致使人们常常感到压抑烦躁,血压升高。国外有研究表明,过分潮湿的天气,各种心血管疾病也会纷纷找上门来。
温馨提示
● 保持室内干燥,适时通风换气。
● 饮食宜清淡,避免过多摄入油腻、辛辣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
● 注意情绪调节,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 定期检查血压、血脂等指标。
● 坚持规律用药外,一旦现胸闷、心慌或患腹泻、感冒,要及时就医。
2、呼吸系统疾病
雨季湿度大,有利于尘螨、霉菌等过敏原的滋生,容易刺激呼吸道,诱发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温馨提示
● 雨天不能总是关闭门窗,要勤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
●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除尘除螨,家中的被子、床垫、枕头等保持干燥。
● 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
● 科学佩戴口罩,减少过敏原的吸入。
● 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按时按量使用药物,随身携带急救药品。
3、风湿性疾病
许多骨关节炎、风湿病患者对气候变化都较敏感,特别是下雨天,关节肿痛或肌肉骨骼疼痛可明显加重,有人戏称自己是“天气预报员”。
温馨提示
● 注意关节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 适当运动,增强关节活动能力。
● 如有疼痛等症状,及时就医治疗。
4、皮肤疾病
气温高、空气湿度大,真菌疯狂生长。当空气湿度超过80%时,空气很少能再吸收水分,人体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极易引发皮肤湿疹、皮炎、真菌感染等。
温馨提示
●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尽量避免潮湿、涉水淋雨,尤其是雨天蹚水后要及时用清水将腿和脚冲洗干净。
● 不久坐,勤走动,出汗时及时冲洗、擦干,勤换衣裤,保持身体干爽清洁,切勿“捂”着皮肤。
● 尽量控制少抓痒,以免使皮肤受到刺激或抓破感染。
●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尽量少吃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引起食欲不振。
● 要常用空调、风扇等各种家电除湿降温。
生活方式调整小贴士
▶保持室内干燥:天晴时多晒衣物、被褥,阴雨天可用空调“除湿”功能保持室内干燥。
▶通风换气:每天上午或下午开窗通风30分钟,避免长时间使用空调。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身体免疫力。
▶适当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优化饮食结构: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保持饮食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