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猴痘疫情再次被宣布为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8月9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非洲已报告了18737例猴痘病例,超过去年病例总数,其中确诊病例3101例,疑似病例15636例,死亡541例,死亡率为2.89%。其中刚果民主共和国占非洲报告总病例的96%和死亡人数的97%,男性占73%,15岁以下儿童占66%,儿童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82%。 2024年8月13日,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猴痘疫情为非洲公共卫生紧急事件。2024年8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猴痘病毒分为2个进化分支,其中引发 2022 年全球猴痘疫情暴发的病毒属于IIb分支。而本次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出现的新型分支为Ib,分支Ib的迅速传播及其在邻国的发现是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 2.猴痘是什么?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潜伏期通常为5-21天,发病早期可出现寒战、发热等症状,随后出现皮疹,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到结痂几个阶段的变化。主要经直接接触病变皮肤或黏膜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例的血液、体液及污染物品,呼吸道飞沫传播,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传播。 3.如何预防猴痘? (1)在疫情地应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动物,如啮齿类、灵长类动物等。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皮疹和黏膜疹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 (2)日常生活中应做好手卫生,并且避免与猴痘病例发生密切接触,注意个人防护,同时避免接触患者使用过的衣服、床上用品、毛巾和其他生活用品,并做到勤洗手、勤通风。 (3)有猴痘病例接触史,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皮疹结痂前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4.猴痘的治疗与预后 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并发症治疗。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感染的病毒株、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