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带你了解常见职业病有哪些?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

因所处的工作环境不同,

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也不同。

在工作场所中,

哪些因素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职业危害呢?

今天我们带你一起了解职业病的基础知识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必须满足四个条件:①患病主体是劳动者;②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③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④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收录10类132种职业病。带大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职业病类型。


当前,贵阳市较为常见的职业病主要是尘肺病、噪声所致的噪声聋、职业性化学中毒。


一、常见的职业病类型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尘肺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粉尘所致的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是我国危害最广泛且严重的职业病,包括煤工尘肺、矽肺、石棉肺、水泥尘肺等13种。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过敏性肺炎、棉尘病、哮喘等6种。


(二)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皮肤病主要有接触性皮炎、光接触性皮炎、电光性皮炎、白斑以及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三)职业性化学中毒

职业性化学中毒是指接触工业毒物的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吸收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分为急性、慢性、亚急性三种。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职业中毒的种类主要有:铅、汞、锰、镉、铊、钒、磷、砷及其化合物中毒,铍病,砷、氯气、二氧化硫、光气、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等中毒,工业性氟病,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汽油、二氯乙烷中毒等60余种。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主要有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振动病、激光所致眼损伤和冻伤7种类型。 


(五)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主要有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和爆震聋。如噪声可以损害人的听觉器官,长期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会引起永久性耳聋,还会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损害。


(六)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指由于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疾病,包括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等。这类疾病的发生与接触放射性物质有关,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七)职业性传染病

因接触生物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传染病,如炭疽、森林脑炎、布鲁氏菌病等。


(八)职业性传染病

主要指在工作过程中因眼部接触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如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白内障等。


二、如何预防职业病?


减少和消除职业病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一)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应履行的义务。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2.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3.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采取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4.改进生产技术,减少职业病危害;

5.组织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6.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7.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8.提供规范职业病防护用品。


(二)劳动者在职业病预防中的注意事项。

1.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带防尘口罩。

2.封闭场所作业时,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通,通风设施是否运转正常,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带防毒口罩。

3.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施工作业环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带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4.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正确佩带防护耳罩,并减少噪声作业的时间。

5.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施工人员应减少工作时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饮用水,并佩带好防护用品。

6.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