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团聚欢乐多,接触活禽需谨慎!!!

新春将至,在外奔波一年的亲朋好友当然少不了聚餐,无论在我国南方还是北方,肯定少不了汤鲜味美的家禽,现杀现吃的土鸡土鸭让很多归乡的游子们垂涎欲滴。铜仁疾控提醒您,在享受鲜汤美味、接触活禽时候,需做好个人防护,谨防禽流感!

一、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禽类的呼吸道、消化道和分泌物中。禽流感病毒有多种亚型,部分亚型对人类健康有较大威胁,如H5N1、H7N9等。

二、主要传染源有哪些?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禽流感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直接接触:接触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活禽市场购买或处理病禽、在养殖场接触发病家禽等。

间接接触: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禽舍的饲料、饮水器具,以及受污染的空气、土壤等传播。

四、感染禽流感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早期症状:类似普通流感,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容易被忽视。

严重症状:病情发展迅速,可能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肺炎,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五、如何预防禽流感?

避免接触活禽:如需接触,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手套。尽量减少前往活禽市场,不要自行宰杀活禽,如需购买禽类产品,选择正规超市的冷鲜或冰鲜禽肉。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禽类或其制品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食物烹饪安全:禽肉和蛋类要彻底煮熟煮透,禽流感病毒在高温下难以存活,烹饪时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不食用病禽或死禽。

及时就医:如果近期接触过禽类,且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禽类接触史,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对禽流感的康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