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全球多地大规模暴发登革热,如何预防赶紧看!
今年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暴发登革热疫情!
截至8月中旬,马来西亚、菲律宾确诊登革热病例均已超过7万例,越南确诊已超过5万例,印度尼西亚确诊已超过3.5万例,老挝确诊已超过1.6万例,孟加拉国今年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数更是超过8.2万例,我国台湾地区已报告病例超过1500例,同时在广东、云南也出现了暴发疫情。
什么是登革热?
白纹伊蚊(图片来源于网络)
登革热又被称为“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中较为常见。
登革热是怎么传播的?
登革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传播,一般不人传人。
贵州省传播登革热的媒介伊蚊主要是白纹伊蚊,到目前为止全省无本土登革热病例报告,报告病例主要为境外输入病例,稍有不慎,容易造成本地传播。
登革热主要有哪些症状?
高热、三痛、三红和皮疹是登革热的典型症状。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剧烈头痛、关节肌肉疼痛、眼眶痛;面红、颈红、胸红;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登革热怎么治疗?
目前尚无登革热疫苗和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因此,发病时需要及时就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治疗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
登革热如何预防?
防止被伊蚊叮咬是预防感染登革热的关键!身体裸露部位涂驱蚊剂;蚊虫出没频繁时,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地逗留;尽量待在有纱窗、纱门的环境中,睡眠时使用蚊帐、蚊香。
防蚊关键:翻盆倒罐,清除一切形式的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场所,防止伊蚊孳生!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水生植物定期换水(5-7天彻底换水一次);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
特别提示
近期从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老挝、孟加拉国等流行国家返铜人员,以及从广东、云南、台湾等省返铜人员,返家后14天内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相关症状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告知旅游史,避免延误病情导致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