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奥密克戎变异株,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新冠肺炎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也会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我国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当前,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稳步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升了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新局面,我们应正确认识目前主要流行毒株奥密克戎变异株特点及其引发的临床症状,做到面对疫情时,既不恐慌,也莫大意,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一、为什么叫奥密克戎?
奥密克戎最早在南非首次检测到,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取名希腊字母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它的四位兄长分别是变异株Alpha(阿尔法)、Beta(贝塔)、Gamma(伽玛)和Delta(德尔塔)。奥密克戎变异株同时具有前4个变异株一些重要氨基酸突变位点,因此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免疫逃逸能力增强,在外界环境中存活的时间更长。
二、病毒特点
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以下特点:
(一)传播力强。奥密克戎与人体细胞的结合能力较原始毒株显著增强,如果没有任何的干预措施,一个感染者平均要传9.5个人,传染性比季节性流感强。
(二)传播速度快。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潜伏期较原始毒株明显缩短,多为2~4天;在潜伏期就具有传染性,感染者从被感染到可以传染人平均仅为2天时间,最短可在24小时左右。
(三)致病力减弱。经相关团队研究发现,相较于我们开始认识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的致病力已经大幅度降低,奥密克戎重症和死亡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关切变异株,无症状和轻型比例高,传播更隐匿。
(四)免疫逃逸能力增强。现有疫苗产生的抗体对奥密克戎系列变异株的中和作用进一步降低。但仍可有效降低奥密克戎感染者的重症和死亡比例,尤其是老年人和有严重基础病者等特殊人群。
三、主要症状
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常见主要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干咳、咽痛、流鼻涕、打喷嚏等)、消化道症状(腹泻、食欲不振、味觉改变等)和全身症状(发热、头疼、肌肉酸痛、浑身乏力等)等。这些症状在感染者身上可单独出现,也可多种症状同时出现,但大多症状轻微,大多数患者7天后症状可消失。从当前全国病例来看,感染奥密克戎后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嗓子不舒服、咳嗽,以及发热等。无症状和轻型大约占了90%以上,普通型(出现肺炎症状)已经不多,重症(需要高流量氧疗或接受无创、有创通气)的比例更小,大多数感染者5天左右就能转阴,少数患者10天左右转阴。没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只是无症状或者轻症,建议居家治疗,对症处理。
四、个人防护
虽然奥密克戎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但是戴口罩仍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一个口罩可解决90%的问题,如果你是一名患者,戴口罩可以减少传染给别人的概率是90%;如果你是一名健康人,戴口罩可以减少被传染的概率是90%”。不轻视、不恐慌,尽早切断病毒传播路径,做好自我防护的“第一道关口”。由于极强的传播性,奥密克戎如果突然在未形成群体免疫的地区爆发,仍可能对未接种疫苗、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群体造成冲击。因此,降低风险的主要手段仍然是疫苗接种。
最后,再次温馨提示,奥密克戎并不可怕,科学理性认识奥密克戎病毒,不能掉以轻心,积极配合有关防疫要求,做到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遵守“一米线”,积极接种疫苗,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身体锻炼,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